自1975年12月中旬以后,周恩来进入弥留状态
自1975年12月中旬以后,周恩来进入弥留状态,时而清醒,时而昏睡。躺在病榻上的周总理对党和国家的命运十分担忧和焦虑。弥留之际,在他清醒时,仍然坚持让医护人员轮流给他读报读文件,有时还会听听广播。图丨周总理12月27日晚,周总理将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王海容、唐闻生等人叫到身边,叮嘱了他们一些话。他声音微弱,语调不高。但是,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分量,王海荣和唐闻生相互对视,体味着总理的嘱托,感受着这沉甸甸的分量。周总理还想说什么,但感觉想张口说话却张不开,王海容和唐闻生赶忙从小茶几上拿过水壶送到周总理嘴边,周总理慢慢吸了一口,微微摇摇头,示意不喝了。看到周总理已经很虚弱了,王海容、唐闻生含着泪,默默地退出病房。但就在他们刚离开病房不久,当天夜里,周总理突然昏迷,20分钟后抢救过来,李先念、汪东兴等人都闻讯赶来医院。周总理苏醒过来后,对站在他面前的李先念和汪东兴说:“你们要多帮帮小平同志工作。”1975年12月29日夜,华国锋与纪登奎、陈锡联等人一起到医院看望周总理。华国锋走在宽敞的走廊里,自周总理住院以来,他多次来看望总理、与总理谈话、开会。图丨华国锋华国锋说:“周总理住院了,看他的人比较多。他在中央的时间长,对干部、对情况都很熟悉。有了难题都是总理出面解决,总理在大家心中的威望也很高,大家有事都愿意找总理商量。我们对总理是很尊重的。”这时周总理讲话已十分困难,躺在病床上,骨瘦如柴。华国锋回忆:“总理说话的声音十分微弱,我俯下身,耳朵贴着他的嘴,听见他吃力地说:‘国锋同志,我很痛苦。我只有四五天的时间了。’并让我转告陈锡联和纪登奎同志。他虽然这样痛苦,但是一声也没有吭。周总理到最后,头脑都十分清醒,声音虽然微弱但是清楚。”因为周总理的身体太虚弱了,他们在病房只呆了10分钟。1976年1月5日,腊月寒冬,周总理做了第6次大手术。下午5点半,华国锋和陈锡联等人又一起去医院看望了周总理。此时周总理已不能讲话,默默地躺在病床上。华国锋,陈锡联、纪登奎在病房呆了6分钟。这是华国锋最后一次见到周恩来总理,3天后周总理与世长辞。图丨1919年,五四运动时期的周恩来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走完了人生的历程,告别了多灾多难的祖国,告别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眷恋的、亲爱的人民。1月8日上午,天低云暗、冰冻地裂。305医院周恩来的病房里哭喊声一片,声一片,声震屋宇。周总理在305医院逝世的消息很快由中央办公厅通知各个政治局委员。华国锋走进病房,周恩来床边的各种治疗仪器都已搬走,病房显得空空荡荡的。华国锋神色悲戚,含着泪水,向周总理做最后的告别。他步履沉重,走到床前,脱帽鞠躬,向周恩来遗体注目致哀。告别后他强忍着悲痛,缓慢走出来。他的心空荡荡的。当天下午3时,邓小平在人大会堂东大厅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周恩来总理的丧事。每个政治局委员面前都摆了一份讣告草稿和治丧委员会名单。邓小平主持会议,让周启才读一遍讣告。讣告以中共中央、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名义发布,一千字左右。图丨邓小平宣读结束,邓小平问汪东兴:“悼词准备好了吗?”汪东兴说:“在总理生前准备了一个初稿,正在修改,还没有改好,今天会议讨论不成了。”邓小平说:“那就等修改好了另找时间开会讨论。”郭玉峰报告了治丧委员会名单,委员会下面成立治丧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宜,汪东兴任治丧办公室主任、郭玉峰为副主任。对讣告、治丧委员会名单、办公室名单很快通过。郭玉峰报告了遗体告别、吊唁活动和追悼大会方案。华国锋虽是治丧委员会成员,但是没有参与具体工作。会议传达了邓颖超转达的周总理生前的意见:丧事从简,不特殊,不铺张,希望将他的骨灰撒到祖国的江河土地上。总理是党和国家的,她作为战友参加,亲友都参加群众吊唁。政治局尊重邓颖超传达的周总理遗愿。图丨1926年8月8日广东汕头,周恩来、邓颖超结婚1周年纪念会后,讣告、治丧委员会名单、治丧活动的方案请毛主席批准。1月9日1时,毛主席批示:同意。1月12日下午3时,在人大会堂大厅召开政治局会议。起草悼词的周启才出席了会议,他回忆说:“会议刚开始的时候,就用短短数语,对悼词给予了肯定。也等于是给多数政治局委员交了个底。接着,叶剑英、李先念等人也表示同意悼词文稿。只是其中个别字使用不当,进行了简单的修改。这次政治局会议的另一个内容,就是决定由谁来致悼词。叶剑英首先提出,应该由小平同志来给总理致悼词。他是党中央副主席,中央军委副主席,国务院第一副总理,主持中央日常工作。无论从规格上还是从资历上,小平同志给总理致悼词都是最合适的。图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毛主席与周总理会后,李鑫、周启才再一次通读悼词,准备报毛主席批准。邓小平看了一遍悼词,毫不犹豫,提笔加上了“坚持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。”在首页写上:“请主席审批。”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时间。14日,毛主席批示:同意。更多消息详情咨询19102158731
页:
[1]